Friday, August 18, 2023

《迴轉木馬的終端》村上春樹

自我表現對精神解放有幫助的想法,是一種迷信,就算善意地說,也只能算是神話。至少藉著文章做自我表現是無法解放任何人的精神的。如果有人懷著這樣的目的而有志於自我表現的話,那麼最好還是停止為妙。自我表現只能讓精神細分化,這是什麼地方也到不了的。就算感覺上好像到達了什麼地方,那也是錯覺。人是因為不寫實在受不了才寫的。寫東西本身既沒有什麼效用,也沒有什麼附隨而來的救援。

聽別人的事情聽得越多,而且透過這些事情,窺視人們的生活越多,我們越會被一種無力感所捕捉。所謂沉澱就是有關那種無力感。「我們哪兒也去不了」則是這無力感的本質。我們雖然擁有能夠容納我們自身的所謂我們的人生這種運行系統,然而這系統同時也規定了我們自己。這就很像迴轉木馬。它只在固定的場所,以固定的速度巡迴轉動著而已。什麼地方也去不了,既下不來,也不能轉車。既不能超越別人,也不會被別人超越。不過雖然如此,我們依然在這樣的迴轉木馬上,看起來彷彿朝著假想的敵人,拚命往終端展開猛烈的衝刺似的。

人沒辦法消除任何東西--只能等它自己消失。

所謂死是一件極特殊的事件。我常常會想到,人的生,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別人的死所帶來的能源、精力或者所缺陷感也好,這類的東西所規定、限制的。

Monday, August 07, 2023

讓靈魂閃耀光芒

【讓靈魂閃耀光芒】
雖然是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卻能夠理解父母。寶寶都是溫柔又打從心底體貼父母的孩子,他們會幫忙分擔媽媽的煩惱,會盡力做點什麼,以回應最愛媽媽的心情。寶寶是天使般的存在。我們這些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心中充滿污穢的大人們,可是完全輸給孩子。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寶寶是個毫無力量的人,必須要依靠父母保護與照顧才能生存。他們不但不會說話,也不會讀書寫字,更不能自由行動,即使想要善用手指堆積木,也要花許多力氣,必須依靠父母守護、支持,才能漸漸學會許多知識與技能。
有一派學說主張寶寶的心是從出生後才逐漸成長的,另一派則主張寶寶一出生即具備一切,我們要如何在這兩種學說之間找到平衡點呢?
請容我取個巧,我將生來就具備的稱為「靈魂」,而將出生後漸漸成長的稱為「心」。如此一來,讓我們換個說法:「要在靈魂裡生出心,才能養出好孩子」您覺得如何?
如果靈魂能幸福地發出閃耀的光芒,那麼心自然就能開始成長、日漸豐盈,然後人就願意自主記憶文字與數字等,吸收各種各樣的知識,腦袋也會因此變得聰明。
究竟要如何才能是靈魂發出閃耀的光芒呢?答案很簡單。
所謂的靈魂,是從上天那裡獲得生命,一來到這個世間,就開始閃爍著光芒的。我們並不能令靈魂更加耀眼,我們這些大人所能做的,只是要注意別讓自己的行為遮掩了寶寶靈魂的光芒。
為了達到目的,身為孩子的父母,你們必須從現在開始用心,先從內心深處發掘自己隱藏許久的靈魂光芒。

——《6000次親密換尿布,寶寶身心發展這樣做》
阿部秀熊◎著
簡毓棻◎譯

現今的意識世界只是實際存在的許多意識世界之一

 「我受過的教育,全都讓我相信我們現今的意識世界只是實際存在的許多意識世界之一;而且,這些世界必然包含對我們的生命具有意義的經驗。還有,這些世界所包含的經驗和我們這個世界的經驗,雖然大體上是分開來的,可是兩者在某些點上卻是連接在一起的,而高等能量就從這些點滲透進來。我用我自己可憐的方法對自己的超信仰(overbelief)保持忠誠,這樣對我而言似乎也保住了自己的正常與真實。我當然也可以用一種屬於特定領域科學家的態度,活靈活現的想像感官的世界和科學法則及客體的世界就是全部,其他別無他物。但是,每次我這樣做,就會聽到內在有個監視者⋯⋯輕聲地喊說,亂講!假的真不了;就算按上了科學名稱,人類全部的經驗表現,在我客觀的看來,都在催促我掙脫『科學的界線』——而這種『催促』再再令人無法抗拒。」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賽局教養法,讓孩子學會雙贏》Paul Raeburn & Kevin Zollman

當你的威脅看起來合理可信,反而不需要真的執行。

若合作對未來的好處,大過眼前打破協議的誘惑,協議就會成立。

孩子先吃棉花糖可能不是因為缺乏自我控制,而是不相信承諾給他更多棉花糖的人真的會這麼做。

當孩子開始關心別人的處境時,協議就能從無法履行轉為自我履行。

人生無處無賽局,有時必須選次佳選項,以避免最糟結果發生。

最後贏家可能只是一個人的首選,但是所有人都可以將就的選項。

進階到與他人合作,才是讓人類與眾不同的原因。斯克(Joan Silk)曾尋找其他靈長類動物同理心與合作的證據,結果差得很遠。包括大猩猩的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大多只與互動頻繁的親戚、配偶與夥伴合作。斯克寫道,人類是「不尋常的猿類」。我們跟陌生人合作,而且十分頻繁。

不論那種文化,孩子年紀越大,對不需付出代價的分享愈慷慨。但對於有代價的分享,年長的孩子就會依循該文化中成人的社會常規。「利社會」行為的發展來自「與當地既有文化的複雜互動。」

《賽局教養法,讓孩子學會雙贏》
Paul Raeburn & Kevin Zollman,王怡棻譯

Thursday, June 15, 2023

《後悔當媽媽》奧爾娜‧多娜絲 Orna Donath

我們的社會非常積極地將每一位身心健康的女性推向母親身份;卻也坐視這些女性落入母親特有的孤寂無力之中,而原先態度十分積極的社會大眾,則不會為此承擔責任。

母親經歷就如同一段死亡的過程,從前的自我死去了,有母親身份的新自我誕生,過去那個未曾當過母親的自我已經一去不復返。

許多女性都深深體會這種因為誕生而帶來死亡的歷程,因為他們失去從前的熱情、失去從前的戀愛關係或非戀愛關係、失去生產前的自我、失去可塑性,甚至是失去出聲的能力。

孩子和母親之間的紐帶往往是透過對彼此不對等的認知而構成:社會期待母親要對孩子的一切知之甚詳,但依據「不適當法則」,社會往往認為去了解母親作為人類的感情世界和見解是一種負擔,是必須避免掉的負荷…
在現今的社會文化期待中,人們很難把母親作為獨立存在的個體並獨立於孩子之外,母親們被視為較次要的,社會期待他們要保持沉默,這個文化的結構從一開始就是孩童導向,社會並不將母親視為有著需要和願望的人類。

有些母親決定和她們的孩子談論為人母及後悔的經驗,或是考慮在將來和孩子討論,因為就他們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對孩子的保護。在她們的觀點中,對為人母的主觀感受保持緘默可能會危及孩子和自己,因此為了保護自己和孩子,他們必須跟孩子分享為人母的苦難及這樣的苦難可能不值得的想法。

Monday, May 22, 2023

《心靈解藥》蓮村誠

做想要做的事,靠興趣維持生計,這種人在世間多得是。他們純粹是因為運氣好嗎?不,並不是如此。事實上,他們心中並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鐵定無以為生」的觀念,所以能夠義無反顧地朝自己的興趣去發揮。

人只有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心靈才會感到喜悅,幸福感才能綿延。任何人都可以遵從自己的心願,坦率真誠地過日子,從自己的付出獲取對價的報酬,來維持生計。

這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潛意識裡懷抱「想要為眾生盡力」的「利人派」,一種是「想要為自己或特定的某個人盡力」的「利己派」。

「利人派」的人是有種莫名的疏離感,對於「自己」的意識比較淡薄。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必須不停向外尋求認同,特別渴望擁有某些特殊的稟賦或才能。

「利人派」真心追求的,並非自己的安身之處或是特別的好處,而是自己能為世人做些什麼的真實感受。
「利人派」聚焦內在自我的力量薄弱,所以要他們完全以自己為選擇的基準,反而會讓他們自我迷失、苦不堪言。
想要知道眼前工作是不是適合自己,你可以試著自門:「我做這件工作,可以感覺到自己對眾生發揮助益嗎?」以這個基準去選擇工作,符合「利人派」的要求,因此能安定情緒,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人一執著就前進不得
只要起了執著心,便會妨礙成長,因為執著就意謂停滯。
執著之心是出於想要維持快樂舒適的欲望,它被混亂的惰性(Tamas)蒙蔽心靈,讓人只能看見擁有它的幸福。然而,你所執著的對象不會永遠都給你幸福。
萬事萬物變動不休,而生命的本質就是讓幸福綿延擴大。
幸福擴大的基礎建立在心靈不停的成長變化。既然變動不休才是宇宙的常態,透過變動能獲得多少心靈成長,就端看每個人的造化。
請不要害怕放手。只要在生活中設法增加心靈的悅性(Sattva),自然而然就會懂得割捨而不再執著,取而代之的將會是更多美好的人生體驗。

「害怕」是前進的指標
珍惜自己的害怕,然後朝自己害怕的方向前進。因為前進必定會伴隨恐懼,會害怕表示你知道自己正在前進當中。
正因為感到恐懼,所以會懂得加倍謹慎。而且恐懼害怕並非你的全部,伴隨前進而來的還有充實感和喜悅。當我們認真前進的時候,支援的貴人也必定會適時出現。
會感到「不安」,表示你正向後看
相反的,面臨前進的恐懼,有的人會選擇逃避。沒有人喜歡害怕,所以逃避就容易多了。但是因為逃避所以無法前進,這勢必給自己帶來「不安」的情緒,不安的情緒會逐漸削弱心靈的力量,讓心中滿是向後看的負面情緒。
為了淡化不安的情緒,於是縱情於大吃大喝、消遣娛樂,試圖忘卻不安。而就算能因此暫時忘記不安的壓力,也只是短暫的麻痺,不安的壓力很快又會變本加厲地纏著你,然後你開始萌生罪惡感。罪惡感的來由並非「做壞事」,而是「沒有做該做的事」,這樣的罪惡感會苦苦折磨著你。
唯有前進才能夠消除不安。認真向前走的人儘管害怕卻不會感到不安。

時下的觀念認為,人之所以不斷追求更多的幸福,是因為對現狀不滿,不過我以為絕對不是如此。人會想要追求幸福,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而且享受現狀和追求更幸福,兩者絕對不矛盾,就是認為當下的這一刻好幸福,才會希望未來能夠更加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