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0, 2025

《開啓多重宇宙的自動書寫法》

① 盡可能在天亮前早起,並保持空腹。
② 獨自找個不受打擾的幽暗處冥想十分鐘。
③ 拿出紙筆,寫下你的禱靠話語,並祈請你的靈性導師或夥伴前來。
④ 寫下問題,並且不中斷、不加思考地開始書寫十五分鐘。
⑤ 最後得出自己意想不到答案或深埋已久的線索。

初學者的入門指南
一、冥想五到十分鐘(數十冥想法或簡單坐著)。接著移動到書寫地點(或留在原地),聆聽θ波音樂。
二、開始禱告。拿起筆記本,感謝上帝以愛和光引導、圍繞、保護以及填滿你。
三、祈求。邀請諸神與自己的精神導師前來對話。
四、提出三個問題,依序向指導靈發問(每次大約五到十分鐘):今天需要知道什麼訊息?我是誰?今天要全力以赴的目標是什麼?
五、結束時滿懷感恩的心。

我發誓,在任何一種情況下,我都會找出最好的一面。首先,我會先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我因愛而生,我就是愛,我會透過愛的濾鏡來看世界。我會走到上層房間,讓自己充滿愛,並在最高層級振動。我是自由的,謝謝祢。

「為什麼這個人老是會觸發我的負面情緒?這意味著什麼?我能夠從這個狀況或他身上學到什麼?搞不好這個人是我現階段的老師。」

「嗨,未來的自己(或名字),關於未來,你能告訴我什麼?我現在需要知道什麼?」

Wednesday, June 04, 2025

《我可能錯了》

儀式和禮節本身並沒有絕對意義,是人們為它為賦予意義的。身為僧人,要為自己的所有作為,賦予對你來說很重要的意義。

所有的話不是出自我,而是透過我傳達。

如果習慣以更多的信任過生活,也可以且勇於放掉對控制與預測未來的虛妄企圖時,我們就能達到自由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幾乎所有人都受兩種念頭支配:以自己過往一切為主的念頭,以及關於自己未來種種的念頭。這些念頭有一種幾近催眠的力量,它們都有相同的印跡:我的人生。
這就像你背著兩個沉重又重要的大背包行走人生--一個背包裝著與自己過往一切有關的念頭,另一個背包則是塞滿關於自己未來種種的念頭。它們是很棒、有價值的背包。但請試試看你能否放下它們,一下子就好。看你是否可以在此時此地更直接地正視一些事情。如果成功了,你之後還可以再背起這些背包--如果你還想的話。

放下這些念頭與控制,轉向內心並聆聽、活在當下、定時在平靜中休息、活在信任中。這一切都是為了探索能否有機會找到比念頭更真實、更寶貴的事物。我們或多或少會回到念頭冒出的源頭,不過奇怪的是,一旦這麼做時,這些念頭反而變得更有價值。我們更容易接觸到自己有智慧和直覺那一面。雖然這一面的聲音聽起來或許令人不舒服,但我們的念頭會得更優質。

你不會總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你會一直擁有自己需要的。

心靈成長,很大一部分正是勇於面對不確定性。當我們忍受不知道和不控制時,就能接觸到自己更有智慧的那一面。試圖緊抓人生,就像拼命想抓住水一樣。不斷變化是它的本質。
僧人生活的基石就是,挫敗我們用來施加控制的機制。我們之所以不經手金錢、不准挑選進食的時間或食物、同住的人、睡覺的小棚屋,一部分的原因就在於此。被迫放棄控制,就是學習過程中刻意的部分。其成效也非常好。當人生變得不確定時,能安然地信任、可以坦然面對「不知道」,這是一份禮物。
這樣的生活是關於更輕盈的行進。重點在於,不要深陷於我們認為自己知道的事當中,比如前文提到的未來,然後對當下更開放--當下才是生命真正存在的唯一地方。

Saturday, November 02, 2024

人為什麼要有感覺?

【人為什麼要有感覺?】
人的感受是非常複雜的,產生情緒的目的是什麼?尤其是,為什麼要有後悔這種不愉快的情緒?若說思考促成行動,那人的感覺呢?又有什麼樣的用處?
有些人認為,不必理會感覺。依照這個觀點,情緒並不重要,只會徒增煩惱,使人從重要的事物分心罷了。然而掩蓋負面情緒,不僅無法驅散情緒,反而使你越陷越深。長期刻意淡化負面情緒,不是健全的因應策略。
有些人則認為感覺是為了感覺。從這個立場看,情緒是存在的本質。你應該要談論情緒,排解情緒,盡情享受情緒。應對負面情緒,尤其是後悔,這麼作很危險,有時可能帶來極端的破壞力。他有可能使人陷入反芻性思考,嚴重損害心靈的安康,也有可能讓人反覆咀嚼犯過的錯誤,妨礙進步。
當我們處理的情緒是後悔,採取第三種觀點比較健康:感覺促成思考。不要閃躲情緒,也不要沉浸其中。直接面對你的情緒,把情緒當成催化劑,用它去塑造未來的行為。既然思維可以出城行動,那麼感覺就是能幫助思考的東西。
將心中的那份後悔視為對人格的批判,它就是一股破壞力;認為後悔是一種評估,其對象為某個情境下的特定行為,它就是啟發人心的力量。
——節錄自《後悔的力量》

《擁抱生命的不完美》

如果生命中的每一刻,是一片一片的薄紙,攤平來看,人所能看見的只是那一刻、那個瞬間、那個當下。
當時發生的痛苦、悲傷、失落、遺憾,看似永恆,實則短暫。
然而推展時光、延伸生命,將歲月的薄紙一頁一頁堆疊起來,層層疊疊,形塑出來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立體風景。
年少時對疾病纏身的痛苦和恐懼,成長過程中許下治療自己的宏大志願和一次又一次的挫敗,面對病痛的無可奈何與恐懼,像是海上的波濤,看似一次又一次把我推離海岸,遠離夢想。
我也曾想要放棄,隨波逐流,可是走到最後才發現,那些作用在我身上,無法抵禦的命運安排,其實才是真正促使我走向終極目標的力量。
或許人生的每一個事與願違,都是上天的另有安排。
那些發生在我們生命中最壞的事情,竟有可能成為重要的命運轉捩點。
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不停向前,才有可能看見答案。
——節錄自《擁抱生命的不完美》

造作與無常

【造作與無常】
只是對老與死的厭惡,並不足以讓太子離開王宫而踏入未知的世界;悉達多會探取這麽激烈的行動,是因為他實在無法合理地解釋所有已生和將出生的一切眾生之命運就是如此而已。
他了悟到不僅人類的經驗是如此,所有事物、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會改變。
一切萬有,沒有一樣是以獨立、恆常、純粹的狀態存在。
無常並不像一般人以為的就是意味死亡,而是意味變化。
任何事物和另一個事物之間的位置或關係轉變了,即使是非常細微的變動,都要依循無常的法則。
透過這些了悟,悉達多終於找到了一個方法解除死亡的痛苦。
他接受了變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這個循環的一部分。
而且他更進一步地體認到沒有全能的力量能夠扭轉死亡之路,因此也就不會困在期待之中。
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
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
——節錄自《近乎佛教徒》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

【覺醒】
每個人總會在生命的某一點上——也許在年少時,也許在垂暮之年——意識到人終有一死。
遇上這種情況你有何感覺?你要怎麼應付?你會做一些瘋狂之舉消耗焦慮迴避問題?還是整容除皺或染髮?
我勸你別岔開注意力,而是去品嚐覺醒的滋味,好好利用它。凝視相片中年輕的自己久一點,讓辛酸的感覺席捲內心,逗留一會兒,嚐嚐這又甘又苦的滋味。
記得,覺察死亡,擁抱它的陰影,你將受益無窮。如此的覺察猶如在黑暗中劃出生命的火花,並讓你活得精彩。看重生命、以慈悲待人、以至深的愛擁抱萬事萬物之道,就是體悟這一切註定會消失。
不知有多少回,我曾驚喜地看見病患在人生的尾聲,甚而臨終之前,做出重大而正面的改變。改變從不會太遲。

《原生家庭木馬快篩》

【十八個問題搜出金錢木馬程式】 1.你的爸爸媽媽發生過什麼跟錢有關的事,讓你印象最深刻?他們灌輸給你的金錢觀是什麼? 2.請回想並整理出家人對你的金錢觀,造成哪些正向與負向影響。 3.你還記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親戚發生過什麼跟錢有關的事,讓你印象深刻嗎? 4.講到錢,你第一個聯想到的是什麼? 5.如果你瞬間有了很多錢,比方數十或數百億,你覺得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或是你最害怕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 6.如果你瞬間有了很多錢,卻突然發生一件緊急的事,讓錢瞬間都消失,你覺得可能是什麼事? 7.如果瞬間沒有錢,你最害怕什麼情況發生? 8.如果瞬間負債,你最害怕什麼?你覺得可能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才導致這種情況? 9.如果沒有錢,你會向誰求助或借款? 10.如果沒有錢,甚至負債,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11.你最大、最奢華的夢想是什麼? 12.你打算怎麼完成這個夢想?預估大約要花多少錢?你覺得這個夢想若順利完成了,可能是透過什麼方式?如果沒完成,可能是什麼原因? 13.如果你瞬間變成超級首富,你覺得自己會是個怎樣的人?14.如果你瞬間變成超級首富,你最想讓誰或哪些人知道你是超級首富? 15.如果有花不完的錢,你想拿錢來做什麼,或是買什麼?你最常買的項目、你家最常囤積的東西是什麼?你最常被哪三類東西的廣告吸引? 16.如果突然從超級首富變回原樣你的感覺是什麼?你覺得這時候的自己會變成怎樣的人? 17.如果從突然從超級富豪變成「負」豪,你覺得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你覺得別人會認為你是個怎樣的人? 18.如果突然從超級富豪變成「負」豪,你會想要盡快回到超級有錢的狀態嗎?其中第1~3題,是直接從原生家庭搜出金錢木馬印記,第4~18題則是深度搜出已烙印在潛意識或無意識的金錢財務木馬程式。
【繞過表意識,直接揪出潛意識或無意識設定的直覺畫】 建議先針對以下主題畫下自己的直覺畫,然後再參看案例破解與分析。 ✦主題一:一條線 請在一張白紙上,隨意畫出一條線,然後在這條線的兩側寫下關鍵字,並標明線的起點與終點。 ✦主題二:一葉之揪 請在一張白紙上隨意畫出「葉子」。 ✦主題三:窗與自己 請在一張白紙上畫出「窗子」與「自己」。
(1)先研究的方向與形式 1.如果是直線,而且是逐漸向上,看一下自己是否有「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木馬? 2.如果是水平線,問問看已是否有「想要安穩,不想有太多變化與改變」的恐懼木馬? 3.如果是往下的直線,問問自己,是否有無力感、有想要放棄自己的念頭?會不會是自己活得太用力,或是太在乎別人,以致彈性疲乏了呢? 4.如果是上下垂直的線,表示有兩個對立的自己,經常產生矛盾。可以看一下,線的左邊和右邊各寫上什麼關鍵字(概念)?自己是否正被這兩個概念拉扯,糾結在其中? 5.如果是波浪起伏的,看一下自己是否把人生設定成「高低起伏」的戲劇性人生? 6.如果是糾結纏繞的線,要問問看己是否經常很糾結、反反覆覆、猶豫一,改來改去,並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見獵心喜、唯恐天下不亂、語不驚人死不休、忙著給別人生事,幫自己加戲添麻煩?(2)看一下關鍵字 1.如果是直線、波浪線、水平線,靠近自己這一側的關鍵字為潛意識,另一側為表意識。 2.如果是垂直線,則左右兩側的關鍵字為互相矛盾拉扯。 3.如果是纏繞線,圈裡圈外的兩個關鍵字,就是造成人生打結的拉扯點。✦主題二:一葉之揪 1.如果只畫一片葉子,可能在人際關係上有不喜歡社交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