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0, 2025

《開啓多重宇宙的自動書寫法》

① 盡可能在天亮前早起,並保持空腹。
② 獨自找個不受打擾的幽暗處冥想十分鐘。
③ 拿出紙筆,寫下你的禱靠話語,並祈請你的靈性導師或夥伴前來。
④ 寫下問題,並且不中斷、不加思考地開始書寫十五分鐘。
⑤ 最後得出自己意想不到答案或深埋已久的線索。

初學者的入門指南
一、冥想五到十分鐘(數十冥想法或簡單坐著)。接著移動到書寫地點(或留在原地),聆聽θ波音樂。
二、開始禱告。拿起筆記本,感謝上帝以愛和光引導、圍繞、保護以及填滿你。
三、祈求。邀請諸神與自己的精神導師前來對話。
四、提出三個問題,依序向指導靈發問(每次大約五到十分鐘):今天需要知道什麼訊息?我是誰?今天要全力以赴的目標是什麼?
五、結束時滿懷感恩的心。

我發誓,在任何一種情況下,我都會找出最好的一面。首先,我會先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我因愛而生,我就是愛,我會透過愛的濾鏡來看世界。我會走到上層房間,讓自己充滿愛,並在最高層級振動。我是自由的,謝謝祢。

「為什麼這個人老是會觸發我的負面情緒?這意味著什麼?我能夠從這個狀況或他身上學到什麼?搞不好這個人是我現階段的老師。」

「嗨,未來的自己(或名字),關於未來,你能告訴我什麼?我現在需要知道什麼?」

Wednesday, June 04, 2025

《我可能錯了》

儀式和禮節本身並沒有絕對意義,是人們為它為賦予意義的。身為僧人,要為自己的所有作為,賦予對你來說很重要的意義。

所有的話不是出自我,而是透過我傳達。

如果習慣以更多的信任過生活,也可以且勇於放掉對控制與預測未來的虛妄企圖時,我們就能達到自由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幾乎所有人都受兩種念頭支配:以自己過往一切為主的念頭,以及關於自己未來種種的念頭。這些念頭有一種幾近催眠的力量,它們都有相同的印跡:我的人生。
這就像你背著兩個沉重又重要的大背包行走人生--一個背包裝著與自己過往一切有關的念頭,另一個背包則是塞滿關於自己未來種種的念頭。它們是很棒、有價值的背包。但請試試看你能否放下它們,一下子就好。看你是否可以在此時此地更直接地正視一些事情。如果成功了,你之後還可以再背起這些背包--如果你還想的話。

放下這些念頭與控制,轉向內心並聆聽、活在當下、定時在平靜中休息、活在信任中。這一切都是為了探索能否有機會找到比念頭更真實、更寶貴的事物。我們或多或少會回到念頭冒出的源頭,不過奇怪的是,一旦這麼做時,這些念頭反而變得更有價值。我們更容易接觸到自己有智慧和直覺那一面。雖然這一面的聲音聽起來或許令人不舒服,但我們的念頭會得更優質。

你不會總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你會一直擁有自己需要的。

心靈成長,很大一部分正是勇於面對不確定性。當我們忍受不知道和不控制時,就能接觸到自己更有智慧的那一面。試圖緊抓人生,就像拼命想抓住水一樣。不斷變化是它的本質。
僧人生活的基石就是,挫敗我們用來施加控制的機制。我們之所以不經手金錢、不准挑選進食的時間或食物、同住的人、睡覺的小棚屋,一部分的原因就在於此。被迫放棄控制,就是學習過程中刻意的部分。其成效也非常好。當人生變得不確定時,能安然地信任、可以坦然面對「不知道」,這是一份禮物。
這樣的生活是關於更輕盈的行進。重點在於,不要深陷於我們認為自己知道的事當中,比如前文提到的未來,然後對當下更開放--當下才是生命真正存在的唯一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