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6, 2019

靈性歧路

陷入靈性逃避的人大多時候喜歡的是光而不是熱。困在較嚴重的靈性逃避狀態時,通常寧願大談意識層次理論,而非真正前往該處一探究竟;寧願按捺心中那把火,而非將火勢吹得更猛烈;寧願擁戴無條件的愛這種理想化的境界,而非允許愛以它更有挑戰性、更具個人特色的方式展現。

通往真正寬恕的路徑,經常是一路用仇恨舖設而成。然而一旦抵達仇恨的核心,看見的將不是仇恨,而是痛徹心扉的悲傷,一個裂開的生命深處。在那深處,有著劇烈複雜的痛苦;那裡空間寬敞、令人清醒,最終令人獲致自由。經過這烈焰灼身,寬恕將不再只是自我麻痺者美化的一種靈性逃避活動,而是能成為一種效果強大、賦予人力量的修行方式。

許多人擔心一旦往恐懼靠近,就會困在或迷失在恐懼裡,但當我們有意識且一步一步地進入自己的恐懼,其實會發生的事是:恐懼將不再緊緊地嵌住我們。一旦越深入且全神貫注地靠近自己的恐懼,猶如礦工戴著頭燈似的帶著自己的專注力,我們就越不會感到害怕。佇足於恐懼之外,或遠離恐懼,反而將受其牽制;但真正進入恐懼之中,去親近恐懼,便不會再受其左右,也會發現(而且不僅是在理智上發現)恐懼不過是緊縮的黑暗能量,是糾結成一團的生命力。只要與它親近,它就能被釋放。


四 盲目的慈悲:披著關懷外衣的病態包容

貌似慈悲的感情是由哪些元素所構成,其中包括憐憫(一種居高臨下的關懷,充滿恐懼,也帶有「與他人的苦難保持一段距離」的心態)與盲目的慈悲(一種無限包容、極度恐懼衝突、試圖一視同仁的關懷)。

盲目的慈悲根植於「所有人都是在盡力而為」的這種信念。一旦人們受到盲目的慈悲影響,便可能過於輕饒任何人,並為他人的行為找藉口;在需要強制說「不」時卻當個好人,而「不」絕對是一個表達不悅的字眼,或是一種設定或維持界的堅定態度。我們做這些事可能是出於愛,通常也應該是出於愛;但盲目的慈悲卻讓愛變得太溫順,將愛判了必須「慈眉善目」的徒刑。這不是達賴喇嘛的那種出於勇氣的仁慈,而是一種因恐懼而生的仁慈:怕衝突,也怕別人不覺得自己是好人或重視靈性的人。


五 健康與不健康的超越

超越就是超脫,直到不再認同那件事,於是那件事就成了我們覺知(awareness)的目標(object)。如果超越的過程是健康的,那麼被超越的事物就不會被排除在我們的生命之外(如同雲朵不會被排除在天際之外),而是被「重置」、理解以增進福祉。便假超越的過程是不健康的,那麼被超越的事物就會中皮排除在我們的生命之外,於是便會出現逃避、疏離等情況。健康的超越會「接納」已被超越的事物,不健康的超越則是避之唯恐不及,還會認為超越任何被視為人性「較低下」或「較黑暗」的元素,對心靈是有好處的。這是以神聖之名,行解離之實。

對陷於靈性逃避時的我們而言,超越絕對是一件好事。無論超越的時間是否過早,或超越的方式多不健康,這種靈性的理想因持續出現的「上升」隱喻,而始終立於不敗之地。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超越自己的任何困難或痛苦,過度誇大上升概念及「向上」(亦即從向上的激情時刻得到靈性分數)的重要性,於是頭部高高在上,身體卻似乎遠在「底下」。這種虛無縹渺的上升定向將我們「往上」拉,卻未將我們定錯(anchoring)於任何實質的事物。即便注意到某種像是心碎的感覺正「把自己往下拉」,我們也不會真正地感受、坦率地表達這種感覺,而是會往上升,飄浮在自己的傷痛之上。除了切斷與它的聯繫,直到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同時也想像自己的逃避,是一種心靈層次的、合情合理的超越。

健康的超越這條跳不見得不路走來都暢行無阻。途中不僅會上升,也會下降;先上升,再下降,然後在原處打轉(從這裡到這裡,從現在到現在)。不將任何事物排除在自己的生命之外,也不讓任何事物主導一切。不逃避,甚至也不逃避自己逃避的行為。面對難處理的特質時少了它們自己的觀點,卻保留了必要的能量,這樣它們才能從多餘的事物或「它」本身,轉變成能被我們回收的部分。健康的超越為這個過程騰出了充裕的空間,同時也始終懷抱慈悲、清楚地觀看著。
如前所述,「往上,往上,遠離」是不健康的超越的經文,那健康的超越又有什麼經文呢?「超越一切,保留所有」,心量無邊,廣納萬物。


八 靈性逃避因何而起?

因為痛苦。
或更精確地說,是因為「逃避」痛苦。

我們的任務不是離苦得樂,而是「因」苦得樂。


九 奇蹟思維剖析

靈性逃避的思維可能相當複雜,但有時(尤其是新時代的理論)會透過單純許多的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方式,稱作奇蹟思維(magical thinking)。

共時性不是披著制序外衣的隨機性,也不是對巧合錯誤的解讀,而是生命原本就有的相互關聯性的顯化。

一般來說,相信奇蹟思維的人不僅認為這種想法會帶來奇蹟,也常一有機會就指出具有這種思維的人,在財務、健康等方面有多大的成就。但我們怎麼知道這些人的奇蹟思維,與他們得到的結果之間,確實存在著因果關係呢?這兩件事或許是正相關,卻未必表示奇蹟思維真的會帶來上述成就。假使我一再祈求某事發生,也真的靈驗了,或許我的祈求確實發揮了作用,但它只是眾多相關因素中的其中一項。若想明白祈求之所以有效的真正原因,就必須將每項促成此事的因素考慮在內。畢竟,每個看似原因的原因,都其來有自,而這些「其來有自」,也有著自己的「其來有自」,依此類推。因此,一切的一切,都交纏在一個異常複雜的偶發性裡。共時性只是互聯性(interconnection)的一部分,而互聯性則是範圍更 廣更大的領域。當整體(the Whole)的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層面夠靠近到彼此交錯,並與人產生有意義的共鳴,互聯性也就發生了。


十二 有界限,才可能自由

健康的界限是一種心理與生理的存在,是一種能量的薄膜,在該牢固的時候牢不可破,保護我們不受侵略、侵犯、侵擾,以及其他喪失人性或否定生命的力量所影響;在該柔軟的時候伸縮自如,能變軟、打開,讓有益我們的事物進入。例如:我們可能維持著與他人的憤怒有關的界限,倘若他人的憤怒是有敵意、惡意或嘲諷的,我們會不帶歉意地牢牢守住界限;但如果他人的憤怒是純淨的,不帶責備、羞辱與挑釁,即可放鬆界限,讓他人的憤怒及所傳遞的訊息進入,因為我們覺得這麼做不會有危險。

假使過度設限(overboundary),我們就會始終停留在原地,在許多重要事項上劃地自限,只有某部分的自己繼續前進(好比認知能力持續發展,但情緒或道德能力卻未同步提升)。假使設限不足(underboundary),則在一個階段停留的時間就不會太久,也無法深入學習自己必須從中學習的事物;因著對發展只是一知半解,雖經歷了某些成長階段,卻未真正實踐。沒有健康的界限,就不會成長。年齡的增長,並不是真正的進化。健康旳界限讓人分開卻不分離、同在卻不同化。

若傾向於過度設限,亦即防衛心過重,也就是在劃地自限,誤以為安全就是自由。反之,若傾向於設限不足,亦即心理門戶大開,就是飄浮在體現生命(embodied life)的邊緣,誤以為融合就是親密、無拘束就是自由、過度的寬容就是慈悲。

設限不足的人往往誤以為界限瓦解就是擴張,尤其是在靈性逃避領域,界限瓦解(或徹底消失)被視為是放下界限,甚至是超越界限。類似的錯誤亦可見於理想化的浪漫觀點,這種觀點認為:想要不分你我的那種強烈渴望,就是終極狀態的愛,而非一種短暫、美妙,最後卻勢必潰散的狀態。

健康的界限,並非表示就不虛心受教,而是具有明辨力的虛心受教,一種能輕易、斬釘截鐵地說「是」,也同樣能說「不」的開放性。

過度設限似乎能保證自由,因為這麼做能讓人感到安全;而設限不足似乎也能保證自由,因為這麼做能讓人無拘無束,但兩者都會讓人無法活得淋漓盡致。

雖然人類的真本性確實是無拘無束的,但若想以人的形象顯化於人世界,就非得有界限不可。表面上,界限或許隔開了原本不可分的整體,但實際上正因為有這種分隔,才能形成一種更深刻、更統一的整體;好比細胞經過分裂與分化之後,才能形成細胞組織與器官,才能顯現出人的形體。若未先分化清楚,也未劃分出清晰、正確的輪廓,就別奢望能成熟,也別奢望能真正整合。良好的界限,在生活中提供並支持這種必要的分化。

憤怒是維護界限主要的情緒狀態,但只將憤怒視為負面狀態的人很難接受這種觀念。

憤怒是活力充沛的守衛,守護著我們的界限。

正因為有激昂、強烈的憤怒,我們才得以適度維護自己的界限。倘若無法自由表達憤怒,我們的「不」就缺乏強度(無論說「不」的聲音有多微弱)與道,便無法發揮「不」所需要的影響力,而我們的「是」也始終有氣無力,了無生氣。

有界限,才能容許差異存在;而差異的主要功能,在於使人保有自主性,以及建立健全的人際互動關係,這一點明顯表現在成熟的人際關係中。人際關係成熟,人與人便能深刻地交流,卻無損於自我意識;不必拋棄界限,也能建立有意義的關係;能擴大界限至包容對方,卻不委屈自己。這種包容讓人有空間分享愛與喜悅,也能分享痛苦,而且雙方都能保有慈悲的空間,同情彼此的痛苦。


十四 解除「性」要讓人感覺變好的義務

性是一種覺受(sex-as-sensation)的這種觀念已為眾人所知,且在世俗、靈性脈絡裡皆是如此;但性不是一種完全親密、負責的激情,毋須傳統、後現代、譚崔或其他種類的手冊或地圖。最深刻的性不需要(內在或外在的)幻想,不需要調情策略或激發性慾的作為,只需要覺醒的親密度(awakened intimacy),以及這種親密度的愛、開放性、透明度與完整性。在與伴侶的關係中,必須有相對應的深度,才能體驗到最深刻的性。

我們都帶著來自往昔未解決事務的「能量電荷」(energetic charge)。這種電荷可能是正電,也可能是負電。我們利用性行為來疏導這種電荷,因為從事性行為可能帶來愉悅的感覺,但這麼做就遠離了潛伏在這種性興奮底下的痛苦。然而,只要能進入意識層面,能幫助我們覺醒、釋放的,正是這份痛苦。用性行為來逃避痛苦,雖可釋放能量,但這種能量釋放會奪走、也會讓我們無法注意到自己需要的那份能量;而我們必須有那份能量,才能進入、探究、處理自己未解決的往昔事務。
重要的是,不該把探討自己所受到的制約(以及情慾化這份制約)排除在性生活之外。另一件重要的事,是別高估或美化性的覺醒力量。

若想擁有成熟的性觀念,就必須面對並深入探討自己較不成熟的性行為,通常是把性行為當作一種讓自己感覺更愉快的方式。首先要處理的,就是情慾化自己的需求,這表示用性來解釋並滿足這些需求,或至少看似滿足了。每一件發生在過去、至今仍具有影響力的事,幾乎都可以化為性慾,並藉由性行為來宣洩事發當時的激動情緒(無論多負面),同時重演(無論多間接)並暫時擺脫那件事。

性行為通常只是這種將需求化為情慾的行為。

……

無論事情來龍去脈如何,被化為性慾的需求終究是一份需求。除去性的外衣與表現,將剩下未療癒的傷痛。將自己的需求與未解決的傷痛化為性慾,不僅是在逃避痛苦,也昭告了痛苦的存在。一旦領悟到這一點,就不會再讓性行為背負著讓自己感覺更愉悅義務。
這麼做不僅是在管理自己的能量電荷(這種能量電荷體現了一種新發現的責任,也就是要對剛出現並逐漸增強的性電荷負責),也是在解開性的枷鎖,無論是生理的性或譚崔性愛的性,如此才能進入性的完整性。不再將自己的需求與傷痛化為性慾,才能看見這些需求與傷痛的原貌,並轉向自己真正需要的事物。
真正的性不保證喜悅,而是「始於」喜悅、自在、愛與無保留的親密度,而且不必冠上靈性的標誌也能展現。


二十 當無二學說喪失其無二性

在無二狀態中,被超越的不是恐懼,而是在二元狀態中處理恐懼的方式。

二十一 讓羞愧感自陰影中浮現

羞取感的道德中心是「負責」,這裡指的是健康的羞恥感;反之,罪惡感的道德中心則是「責備」,這裡指的是不健康的羞恥感,或是摻雜著恐懼的羞恥感。

--《靈性歧路:揭露新時代靈修華麗糖衣下的誤用與陷阱》羅伯特‧奧古斯都‧馬斯特斯
--《Spiritual Bypassing: When Spirituality Disconnects Us from What Really Matters》Robert Augustus Masters

Friday, August 23, 2019

噩夢是監牢

自/由  隱匿

有時我能察覺
時間慢慢移動
陽光回來
照亮幾個字

噩夢是監牢
美夢更是